里接到了胡云峰电报,知道了李若琏自裁于家中的事情。
看到这份电文,便是很少表露出感情色彩的朱常武也是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懦夫终是懦夫,人不自救,奈何,奈何呀!”
这是发自于内心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李若琏最为直接的评价。
倘若朱常武换在李若琏的位置上,他是绝对不会自刎的。相反,他会想办法找到袭击张奡的真正凶手,从而来证明自己,而不是遇到事情就想着自杀。
真想一死百了吗?
但可能吗?
就像是李若琏死在了家中,消息传到其它大臣耳中之后,马上弹劾朱常武的文章又堆满到了崇祯的御案之前。
这些大臣都以朱常武太过霸道为由弹劾他,有人干脆建议撤了朱常武锦衣卫指挥使这个职务。还说,大元帅天天领兵在外面打仗,回到京师的时候都是有限的,在让他兼着这个职务已经不合适了。
事实上却是,锦衣卫就像是一把利刃,挂于所有大臣的头顶之上,让他们夜不能寐。
李若琏之死,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借口,让他们可以有机会来非议,可以借此拔掉一颗眼中钉罢了。
崇祯看着这些弹劾奏书,长叹了一口气,他现在又何尝不想把朱常武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职务给撤了呢?
锦衣卫可是历朝大明皇帝手中的最锋利的长剑,指挥使也非是要皇帝最为信任的人担任才可以。但崇祯却是在心中总是猜忌着对方,那这个指挥使之位,当然是能给撤掉最好。
那问题来了,崇祯想归想,事实上,他能撤吗?
真想撤,朱常武那边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考虑?
真撤了,会不会引来朱常武的反弹和不悦?
如果撤的话,那以什么样的理由呢?
“王大伴,你和朕说说,这件事情要怎么与大元帅去讲?”崇祯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就把主意打到了身边王承恩的身上。
王承恩听到皇帝要对朱常武下手,虽然说起来只是撤去一个职务,但一样也算是下手的一种,他便连忙缩了缩脖子道:“万岁爷,这等大事当圣心独断才是,臣不敢妄言。”
“让你说你就说。”崇祯不悦了。
他可以感受到王承恩心中是有些惧怕朱常武的,这就更加让他心中不爽。
连自己这个近侍都如此的害怕朱常武,那请问,其它大臣又有谁不怕?
再请问,这个大明是自己的呢?还是他朱常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