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倒是个法子。”
曹操寻思片刻,脑中灵光一闪,“你所指的中间人,莫不是指那韦端?”
韦端,字休甫,正是朝廷亲封的凉州牧,而所有人也看的出来,韦端必已得到了韩遂和马腾点头认可,否则绝无可能在这个位置上安坐多年。
“不错,臣下之见,主公当尽快遣使前往凉州拜见韦端。”
寻思片刻,曹操拍掌大笑,“妙哉。”
程昱的分析颇有道理,若是能先说动韦端,再诱之以利,的确有很大可能请得韩遂和马腾出兵。
不过想要说动韦端,也未必那么容易,所以这个使者的人选便极为关键了。
“那仲德以为当以何人为使?”
“出使外邦之使,自是口才、胆识、气度、形象,皆过人也。”
程昱笑道:“不过既是去见韦端,在臣看来,这使者却还需要具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哦?”
曹操讶然问道:“还要什么条件?”
程昱还未说话,一旁的荀或已接口道:“主公,韦端乃是京兆韦氏出身,向来眼高于顶,程公之意,便是这使者最好也要世家出身。”
“世家出身?”
曹操眉头一皱,世家属于士族,但士族却不等同于世家,且如今并非后世两晋,对“世家”的标杆并没有那么明确,每个人的标准不一。
比如在王政眼里,庐江周氏,琅琊王氏等等也算世家一流,可在荀或的眼里,或许就并不够格了。
也正因为知道荀或的要求很高,曹操才有些犯难,他如今势力初成,麾下人才固然济济,大部分也都出身士族,可真要说能当的起“世家出身”的,其实也并不算多。
而这些少数符合条件者,又大半也不适合去做使者,比如荀或。
因为曹操不放心啊,这可是他的萧何!
那除了荀或还有谁呢?
还有谁既当得起世家出身,又还兼具口才、胆识、气度、形象等诸多条件呢?
想了半天,曹操也没想出什么合适的人选,正愁眉不展之际,荀或突然说道:“主公,或欲举荐一人,或堪一用。”
“何人?”
“御史中丞钟繇。”
“钟繇?”
曹操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初平三年时,曹操任兖州牧后第一次任派遣使者至长安上书,结果被李傕、郭汜怀疑曹操的用心,于是商议扣留使者,拒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