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金项奖最佳外语片奖.—
《霸王别姬》创下了中国电影史无前例的新纪录,媒体也把这部电影的导演陈凯戈捧上了神坛。
4月的前半个月,华语世界的媒体充斥着一片对陈凯戈的歌功颂德,这个时候的陈凯戈要是噶了,绝对可以立地成神。
可惜他才刚到不惑之年,且活呢。
奥斯卡金项奖颁奖礼后的第二周,陶玉书才从美国回到香江。
「累坏了吧?」
一晃夫妻俩快两个月没见了,看着陶玉书风尘仆仆,面有疲色,林朝阳实在有些心疼。
「累是有点累,不过也值得!」
精神上的愉悦可以战胜一切身体上的疲惫,这就是卷王的天赋技能。
最近这两个月,林氏影业可谓喜事连连。
先有李安携《喜宴》在柏林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为林氏影业在开春博了个满堂彩;
紧接着便有蓝乃才执导的小成本恐怖电影《电锯惊魂》在美国悄无声息的上映。
这部电影投资仅有30万美元,集齐了小成本、无名导、无明星等「三无产品」标签,却在谁也不看好的情况下,首周三天票房破千方。
上映第二周影片口碑发酵,狂揽3283万美元,最终在3月中旬下映时,票房定格在了7590万美元。
创造了好莱坞历史上罕见的1:253的超高投资回报率。
当然了,不管是30万美元的超低制作成本,还是253倍的超高投资回报率,更多的还是一种头。
《电锯惊魂》能够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除了电影本身出色的创意和质量之外,最关键的是林氏影业为电影投入了与其制片成本不相符的500万美元宣传费用。
否则《电影惊魂》即便质量再出众,也不可能在毫无知名度和宣传的情况下在首周取得千方美元的票房佳绩。
刨除了制片和宣传成本,一部《电锯惊魂》仅是在美国本土的票房就为美国林氏带来了近3000万美元的盈利。
要是算上其他国家的票房和后续版权收益,这个数字恐怕还要至少翻一倍。
最关键的是,《电锯惊魂》的模式具有很强的复制性。
受这部电影的激励,林氏内部已经在讨论《电锯惊魂》续集的制作,以及类似题材电影的深入探索。
先有《喜宴》斩获柏林金熊,后有《电锯惊魂》以小博大,票房大卖,再加上《霸王别姬》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