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的预想,能够收常春教育局4厘,也就是三年170万,已经非常不错,却没有想到,对方提出的比自己涉想得还高,足足多了45万。
这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余长不高兴才怪。
但是一下就答应了,显得太急促,给众人也会留下没有讨到便宜的印象。
很多时候,中国人并不会考虑某个东西有多便宜,更多考虑的是,在这个东西上,自己是否讨到了便宜。
“4.5厘,会不会太低了一点?”余长皱眉看着刘一舟。
在刘一舟看来,4.5确实低了一点,但能够为常春教育局多争取一丝利益,就会无形中节约很多钱,他作为财基科科长,虽然和余长熟悉,并且受过余长的恩惠,但是涉及常春教育系统的利益,该严谨的时候也必须严谨。
“余总,我们常春县是贫困县,不同于其它县市,4.5是我们能够承受的最高利息了,如果高于这个利息,一方面我们不能承受,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考虑,三年一次性采购,是否真的符合常春教育系统的实际。”
余长知道,这是刘一舟的策略,叫以退为进,故意说给余长听的。
如果这些人没有意向,没有垫资和统采的想法,又怎么会全部聚集于此,和余长共同商量?
难不成吃饱了撑着?
余长一笑,说道:“既然是商务洽谈,自然有讨价还价,你来我往的过程,我理解刘科长的心情,你是财基科科长,你所言所述都是从教育局的核心利益作为出发点。”
说到这里,余长停顿了一下,说道:“除了纯粹的利息之外,我有个个人的想法,提出来,给众位领导考虑一下,是否可行?”
廖卫民说:“余总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就是,只要不损害常春教育系统的核心利益,我们会酌情考虑。”
余长笑了笑,说道:“也不要提4.5的利息了,我直接收你们3厘的利息。”
此话一出,满场震惊,纷纷看向了余长,眼中满是不解,4.5厘你都不答应,嫌低了,现在却只要3厘,他们一时间搞不懂余长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而作为一把手的局长章华健此时眉头微皱,开口道:“余总是有其它要求吧,说说看!”
众人噤声,看向余长,余长再次道:“我这个也不算什么要求,算请求吧!”
“之前在昆明时,以达主任作为代表,向道玄科技提了三个要求,分别是:第一、明确是否可以垫资,我司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