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棣,河内人士,是韩问渠之前的并州刺史。
更重要的是,他在卸任并州刺史后,挂过两年右将军的虚职。
因此,和军中关系不错。
“即差快骑去河内,将他请来!”朱龙道。
“太尉。”董然笑道:“我等动身后,我便安排人去接他了。”
朱龙一愣,继而大喜:“董公远见,更在我前啊!”
“岂敢!岂敢!”
“哈哈哈……”
次日,清早,杨棣到了。
此人穿着宽袍,须发很长,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意味。
“今并州有倾颓之难,非公不可救世!”
在当朝太尉一通彩虹屁下,杨棣心动了。
除了能拿到‘救世’这样的名声之外,朱龙还许诺以爵位。
在大夏,文臣封爵是极为罕见的。
杨棣虽然挂了两年将军虚职,但他可没有军功傍身,自然也谋不到爵位。
“县侯之爵、三公之位,我已进无可进。”
“待并州乱平,我替公争取乡侯之爵。”
朱龙如是道。
杨棣老眼闪烁,泪花都要出来了:“莫说乡侯,便是有一亭侯,我也后代无忧了!”
说着,他向朱龙一揖:“于此,谢过太尉提携之恩。”
“杨公不必如此!”
朱龙连忙将他搀住。
大旗竖起,他命人召并州和军中文武前来议事。
为了避免陆轩不至,他还特意让人去召:以持节钺之臣的名义。
未久,张梓城内众人至。
陆轩身边,除紫镇东随行外,还有城中官员、名望十数人。
周彻没来,代表他与会的此前赶到张梓的张伯玉和贾道二人。
“陆公别来无恙。”
陆轩一入座,杨棣便先声开口。
他就任并州时,也曾和陆轩共事,为陆轩上司。
对于此人,陆轩也甚知之:表面上的道德之士,极好虚名。
其人离任并州前,曾暗示陆轩去京中走动,他好借机推陆轩上位——遭陆轩婉拒。
总得来说,两人相处并无大矛盾。
陆轩便拱手还礼:“杨公何以至此?”
杨棣笑道:“你稍后便知。”
“好了,既然人都到齐了,便可以开始了。”
朱龙开门见山:“平定并州,单有武人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