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茶楼内,一群衣着光鲜的富裕百姓们,都坐在自己的茶桌前听着一名儒雅的商人高谈阔论。
只听这个获得所有人瞩目的商人,继续说到。
“这还不是朝廷心系百姓,明明不缺银子,却搞出这么一个平西债券,为的就是让利于百姓,谁肯借钱给朝廷,那就是大大的义民,让一名得一些好处,那将来必然会有更多的义民!”
在各个大城市的民间舆论中心,这些消息灵通者无不在谈话侃大山当中,诉说着朝廷发布平西债券的良苦用心。
在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是真正有真知灼见的,也有一些人是朱瀚刻意安排的。
民间舆论是非常能够影响人心,算是一个隐形的战场。
如果不把这个战场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产生的真空地带必然会有其他人去占据。
在这一次平西债券的发行当中,朱瀚安排的这些舆论导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百万两银子的平西债券,仅仅用了不到三天就销售一空。
还有大批大批的“义民”手里拿着银子,却无法买到这些债券。
老哥朱元璋根朱瀚微服私访,在应天府的债券发行衙门亲眼目睹了成百上千排队购买债券的义民。
五百万两银子对于偌大的义民群体,简直是微不足道。
所以为了满足广大百姓们对于拥护朝廷的热情,大明朝廷又陆续发行了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平西债券。
总共三期债券,一共是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也就是说大明朝廷准备用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的军费来消灭占据西南的陈友谅。
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几乎相当于大明朝廷一年的正税收入。
这么庞大的一笔军费,几乎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人,大明就打算用海量的军力财力,稳扎稳打吃掉陈友谅。
大明劫二连三的平西债券发行,消息早已经迅速传入西川的陈汉。
大汉皇帝陈友谅在得知朱元璋出汗,打算用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的军费攻打自己,差一点吓的从成都皇宫的龙椅上掉下来。
“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我大汉一年的税入也不过是五百万两银子!”
“用到军费上的顶多只有二百万两!”
陈友谅的心中对于防守明军,已经是陷入了自我怀疑当中。
在与明朝接壤的边境当中,陈友谅布置了大批的堡垒,依旧没有修建完成。
原本打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