歹算是顺利迈出了第一步。
然而1973年,由于空军放弃了继续改进轰5的计划,完成度已经很高的涡扇5项目也随之下马。
比涡扇5稍晚立项的涡扇6同样一路坎坷,历经四次上马,四次下马,五次更改设计目标和转移设计地点,最后随着歼9项目一同不了了之。
而给八三工程做配套的涡喷14“昆仑”,则是华夏第一台走完自行设计、试制、试验、并顺利装机试飞的,也是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
尽管这台发动机的各方面表现都很一般,但对于这样一个航空动力系统的“独苗”,大家都是有感情的。
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选择用回旧型号,哪怕只是暂时的,也必定会对跌跌撞撞好不容易走到试飞流程的涡喷14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在会议的最后,杨奉畑还是决定,让进气道专业组和606所派代表先去阎良驻场,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刚刚转场过去的03架原型机和之前已经过去的01架原型机正在那里频繁试飞,可以提供更多的数据。
而其它组则与112厂配合,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05架原型机的生产工作。
……
在整个会议的后半段,常浩南都在思考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他这次提前回到盛京,也正是为了对涡喷14发动机,尤其是压气机结构的设计进行验证。
要想继续推动八三工程的进度,那么发动机就一定是避不开的一环。
而且,如果能把涡喷14的进度给理顺,那对于华夏的航发工业来说也是个不错的开头。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正向激励的。
就好比在学习的时候,如果能有个进度条,看一会书做一会题就能涨个百分之零点几,那好学生的数量大概会多上很多。
因此先用最快的速度整出来个堪用的成品,哪怕性能没什么亮点,也会产生很好的反馈作用。
这个硬骨头,必须得啃下来!
于是在会议结束之后,常浩南直接找到了杨奉畑。
后者此时正在和一个面色凝重的中年男人在一起讨论着什么。
“诶,小常呐。”
杨奉畑注意到了正朝他走过来的常浩南,然后拍了拍自己对面的另一个人介绍道:
“喏,老阎,这就是刚才我跟你说的小常,常浩南。”
那人听到常浩南的名字之后,登时转过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