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焦头烂额,所以这协议才能签得这么顺利。”
如今已经不是二百年前的密约外交时代,谈判这种事情在进行的过程中才需要格外保密,现在协议都已经签完了,只要不涉及具体的技术细节,倒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这个总装中心……又是选在沪市?”
郭林对于航空方面的事情也算有些了解,在波音宣布并购麦道之后,MD90这个型号肉眼可见地不可能再有什么发展前景,所以也就顺理成章地认为这是想要给沪飞那边的制造厂找个下家,不至于因为找不到订单而分崩离析。
“不会,具体在哪里目前还没定,但总之为了避免一些人欺上瞒下,影响到咱们国内自己的航空产业发展,肯定是要选择一个此前没有太多航空产业布局的地方建新厂。”
常浩南前些天在三座门开会的时候就得知,他跟丁高恒说过的这个选址原则已经被更高级别的领导拍板确定了下来。
“完全重起炉灶?那这个工程量可不小啊。”
徐洋坐餐桌对面,只能通过一个有些别扭的姿势看到电视屏幕,好在那条新闻已经结束,所以她也就转回了身子:
“我在伯克利上学的时候,跟导师去过麦道在长滩的工厂,要想从头建立一个那样的生产基地,我觉得没有5到10年时间很难做到。”
伯克利和长滩都在加州,徐洋作为控制工程领域的博士,有机会参观也很正常。
“没办法,麦道项目的教训太惨重,当时因为一些人觉得有这个项目就够了,所以把过去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家底全都扔掉,去建立对接美国标准的新体系,结果搞到现在一地鸡毛。”
手中正在摆弄筷子的常浩南叹了口气回答道:
“沪飞作为目前划定的大飞机自主产业基地,绝对不能再被那样折腾一次了,设备、工人、管理层都受不了,与其再去费心思跟那些‘自己人’斗智斗勇,不如干脆釜底抽薪,彻底绝了他们引导外资搞鸠占鹊巢的念想。”
“竟然还有这种人?”
跟长期混迹在项目一线的常浩南以及郭林不同,徐洋的工作经历堪称单纯,从伯克利毕业之后就回到科学院,在遇到常浩南之前做的都是偏向基础的研究,连机房大门都不太需要出的那种,对于这些行业内幕自然了解不多。
“这才哪到哪……”
常浩南摆了摆手:
“不过先不说这个了,总之,咱们这次本来也没想着一步到位搞一个长滩那种体量的工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