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后续参加新加坡航展的事情,主要由你来负责,在遇到重大决策的时候跟我汇报即可,涡扇20和运9的试飞工作就交给张振华同志……”
任炳达眼神中闪过惊讶。
但转瞬即逝。
他知道常浩南同时在负责高超音速项目的研发工作,但并不了解其中细节。
下意识张嘴想要问点什么,但最后还是按捺住了自己的好奇心。
不该问的不问。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保证完成任务!”
……
时间一天天过去,2005年很快便走到了尾声。
整个高超音速武器项目的所有人,都如同上紧弦的发条一般,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此时,验证弹本身的研发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几个核心子系统也都分别完成了生产。
剩下最重要、也是最繁重的工作,反而是准备试射流程。
航天一院和六院的主要工厂都位于京城,原本,作为华夏运载火箭的生产基地,它们其实都有一套非常成熟的产品运输方案。
但问题在于,这次测试开始的地点,并不是肃州或者晋阳这样的老牌航天发射场。
而是以往很少作为目的地镐京。
空运当然是理论上最快的方案,但火箭生产厂区内部并没有机场,免不了进行多次转运,中间经手的环节太多。
更重要的是,一般运输机也不具备装载低温液体燃料的能力。
空军方面考虑过另一种办法,就是把那架经过专门改装的41175号图160飞到京城,在那里完成装载并起飞。
反正航程够远,也不在乎多飞一段距离。
但同样因为安全、保密和地勤维护能力等原因而作罢。
好在高超验证弹体积不大,接近一枚普通的短程弹道导弹。
因此,最后的计划确定为,对一辆和东风11导弹同款的WS2400型4轴全驱底盘进行改装,进行伪装运输。
这样一来,就算路上进行交通管控,乃至于被卫星拍到些许蛛丝马迹,看到的人也只会以为是第二炮兵的正常训练,不会往更加敏感的地方去考虑。
2006年1月21日。
凌晨。
镐京东南郊某座立交桥的入出口,几名警察正站在两台警车构成的路障旁边,执行着上级部署的管控任务。
当然,说是管控,但其实这个时节的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