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最先进武器系统,通过整合,使得一艏排水吨位不大的战舰,具备了一支小型航母编队的综合效能,将这种力量集中到一起时,居然产生了远远超出航母编队作战群总体战力的惊人水平!
这种跨越式的建军思路,使得日本人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扭转了中日双方军事实力对比不均衡的局面,并将自己原本处于劣势的军力,一举跃升到处于强势的地位。这种军队建设的思路,难道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
敌有我强,敌无我有,敌强我更强。只有采取这样一种军队建设和武器研发思路的军队,才是一支永远不被人轻视的军队。
这一次,日本人,又为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这是不是历史的某种轮回?!
联想到一百多年前中日海军的对决,最终以中国海军的失利收场,进而引发中国全面陷入耻辱的那一段历史,徐宽的心一阵阵隐隐作痛。
一百多年前那场决定中日两国命运的海战,中国海军失去的不仅仅是所有的战舰,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大批懂得海军发展和建设规律的中坚力量,一大批经过海外军事学院培养出的精英式的人才。
那场海战中,以邓世昌为首的一大批海军官兵,在舰船严重受损失去战斗力的最后时刻,选择了与舰船共存亡的一条不归路。为了一人之荣辱,和自己的舰队同沉黄海的悲壮,甚至是充满个人英雄主义的举动,在任何时刻,徐宽在内心深处都不提倡。
和邓世昌采取相同举措的绝大多数官兵,是中国海军曾经的精英。被一次失败击溃,在同一时间,选择了那种看似很有民族气节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细想起来,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举动。
一个国家的兴盛和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在于人,在于这个国家是否存在一大批有着以民族兴亡为己任的群体性精英式的国民。
邓世昌的死,虽说表面上看着很有民族气节,但是,在整体上来讲,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举动。因为他的自杀,带动和引发了和他一样,具有民族气节和高超海军军队建设经验的中国海军军官,采取了同样的举动。随着这批精通海军作战经验的精英的香消玉殒,中国海军的建设步伐,在一百年前的那个特殊时段,戛然而止。
这一次,中国海军基本上是重蹈了一百多年前的覆辙,但是,这一次和上一次最大的区别在于,幸存下来的这一批中国海军军官和士兵,并没有因为这一次短暂的失利而失去信心。相反,在他们心中,有着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