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经的朝鲜战场上,有一个经典战例让中国军队一直记忆犹新。
中国军队,在破坏了美军后撤的桥梁和公路后,原以为封死了美国人的退路,准备对被围困的美军部队实施围歼时,激烈的战斗之后,在清理战场时才发现,被炸毁的桥梁和公路,在最短的时间内,被美国人的工兵修复了,依靠着强大的工业能力,美国人成功的取得了胜利突围!
这一幕,在这次中俄军队的面对面的对垒中,再次被复制。只是,这一次,复制这种场景的,是中国军队。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中国机甲战车部队的后勤保障部队,通过对被击毁的战车零配件的回收,迅速将被击伤的机甲战车修复,让这些机甲战车,重新投入战斗。
相反,俄罗斯军队的后勤保障能力,在这次战斗中的表现乏善可陈。他们更多的是依靠不断投入新的兵力和武器装备,来保证战场上俄罗斯军队占据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在巨大的战争消耗面前,很难维持多久!
第二天的战斗,基本上复制了第一天战斗的场景,俄罗斯军队,再次以损失接近两个团的坦克和装甲车的代价,维持了一种战场平衡状态。
随着战斗的持续,到了第三天和第四天,俄罗斯军队有些支撑不住了。
整个战场,成了吞噬钢铁的巨大怪兽!每天以吞噬数千吨的速度,消耗着双方的战争储备。
当这种吞噬速度超过了一方的承受极限后,战争的天平出现了倾斜。
当战斗持续到第五天时,俄罗斯军队的重装甲部队,基本上被消耗殆尽了。如果继续派出部队迎战,那将是一场俄罗斯士兵的浩劫。
面对着毫无感情的机甲战车,就是有再多的士兵的生命,也难以满足它们永远填不饱的胃口。
好在,令俄罗斯守军感到高兴的是,在从蒙古国撤离的的20重装甲集团军,无力再战时,自己终于又来了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俄罗斯守军的坦克装甲部队的装备虽然没有20集团军先进,但是,依靠数量优势,即使是拖也能把中国的机甲战车部队拖垮啊。一想到自己的名字,即将因为战胜中国的机甲战车部队而被载入史册时,每一个防守在乌兰乌德市的俄罗斯士兵,都感到血液在沸腾!
用自己的这把钝刀,在中国人的背后砍一刀,中国人的机甲部队,必死无疑。
难得有心情乐观的俄罗斯守军,并不知道,这所有的一切,实际上都在中国机甲战车部队最高指挥长官的计划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