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才有钱给孩子交学费,才有钱来县里看病,才有钱,处理各种平时的欠账。
这就是农业经济的局限性。
而且一旦遭遇天灾,那很有可能就会给家里增加负债。
反倒是去工厂打个工,相比农业生产要来的更划算一些。
不过陈青峰也知道,把云海县的青壮全都送到外面去当打工仔,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比如没人管的留守儿童,在边境地区很容易染上毒瘾,还有农村的那些老人,也没人照顾。
最好的办法,就是像之前的拒马县一样,把人留下来,同时本地还有一些能够让这些农村的青壮劳动力为生的产业。
袁庆生就是来帮忙的。
陈青峰提了几个要求,拒马县的领导很痛快的都答应了下来。
然后双方就签署了合作协议。
消息一出,周围的云城县和海城县,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谁不知道?人家拒马县从一个贫困县变成了能够创造外汇的民营经济强项,这一次,在云海,还不知道能给云海带来多大的好处。
接下来的几天,陈青峰带着袁庆生在云海县四处转转。
这边虽然有不少汉族人,但是也有一些少数民族。
袁庆生带了很多棒球的样本,说实话,他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干了那么久,看着那么多的老百姓做棒球,他自己也会来两下子,一共一百零八针,袁庆生亲自下场,演示了一次又一次。
还真有不少村民感兴趣。
而这边,濠江实业也专门派人过来,考察关于云海县也参与棒球产业链的事宜?
……
毕竟是在拒马县有成功经验的。
袁庆生留下了一些人手给陈青峰,陈青峰就放心大胆的让这些人在拒马县干部的陪同下,去下面推广宣传,总之一句话,先要让那些有怀疑的老百姓赚到钱,接下来才能说后续的事情。
……
袁庆生在这边待了一个多星期,陈青峰临走之前,从本地挑了一些特产,比如茶叶,还有自己榨的花生油之类的。
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礼轻情意重。
临走之前,陈青峰和袁庆生坐在一辆车上。
秘书小王负责开车。
在车上,袁庆生给陈青峰说了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老陈,我袁庆生现在是名儿也有了,官也有了,可是我总感觉这一切本来都是属于你的!”
“你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