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被商税喂养了好几年的和卓、埃米尔、伯克、酋长们早已经吃得肥头大耳、脑满肠肥,并与内地商人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还能有几个人愿意抛弃已经获得的一切,变得一无所有,然后骑上马举起弯刀,面对非常强大的敌人从头再来呢?
这样的人肯定会有,但不会多。只要数量不够就掀不起什么浪花,顶多算是历史篇章某一页上的点缀,无法撼动历史的走向。
为什么要弄这么麻烦呢?走一路杀一路,充其量也就百十万人,杀掉六七成,然后用移民填充,岂不是更痛快、更简单!
也不能说完全不成,但后患无穷。当年成吉思汗就是这么干的,投降的编成军队冲锋陷阵九死一生,不投降的直接咔嚓。
在当时看来确实奏效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的分裂也越来越严重。先是四大汗国各自为政,然后又是汗国内部四分五裂。经过几百年的厮杀,留下一大堆地方势力和国家。
那又有人问了,元帝国统治时期为什么没搞同化呢?这就得说洪涛命好了,他恰好生在明朝帝王家里,如果变成林丹汗,也没法这么玩。
原因很简单,人数不够、文化落后!想同化别人,首先就得满足一个基本条件,人口数量。通常都是多数人口同化少数,而且数量要有压倒性优势。
其次就是文化的等级,野蛮模式可以战胜文明模式,却很难抹杀先进的文明。如果非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反而会被先进文明同化。
另外还有个因素让洪涛不能采取赶尽杀绝的办法,那就是地缘政治。放眼向西望去,直到地中海沿岸,掰着手指头挨个数,几乎全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势力。
你想和人家做生意,却顶着伊斯兰屠夫的帽子,这玩意搁谁也不会熟视无睹的。到那时大明商人就成万人恨了,走到哪儿被抢到哪儿,甚至被禁止入境。
总不能用大明军队一直杀到地中海去吧,把人都杀了和谁做生意呢?人越少、市场越小,对商品比较强势的大明来讲那就是灾难。
没法倾销商品了,内部又消耗不掉那么多,经济发展不起来,利益分配就会出现厚此薄彼,然后矛盾越来越尖锐,支持新政的人越来越少,恶性循环。
如果这样,那还不如不打通丝绸之路呢。把新政换套玩法,不搞对外贸易为主,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争王称霸,控制住马六甲海峡,至少能扛到自己寿终正寝。
听完了皇帝的这番解释,军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