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二个月前的一个晚上,瓦胡岛上正在建设的港口突然遭到了偷袭。幸亏岸防炮台和暗堡体系完工了大半,驻守的陆战都司文甲卫将士警惕性高,依托现有工事把敌人击退,只损失了一艘停泊在港外的捕鲸船和十多名水手。
天亮之后打扫战场时发现,被击毙的偷袭者中有穿制服的,还有长短火枪若干。陶大翔和文甲卫指挥使麻仑都不认识军服来历,但东海舰队里有两名老水手长却一眼看出了来历,是西班牙军服和武器。
这两位军官当年都参加过攻打马尼拉的战役,有一位还专门看押过西班牙俘虏,对他们的装束和武器记忆犹新。即便有细微差别,大体上还是一个样式。
经过仔细清点,又从另外几具尸体上找出了一些证据,如私人信件、带名字的武器、衣服、军旗等,和拉丁文很近似的西班牙文进一步证实了两名军官的猜测。
这时答案就很明显了,美洲的西班牙人发现了瓦胡岛上的海军基地,很大可能也知道是明军的,这才大半夜进行偷袭,想提前拔掉这颗颇具威胁的眼中钉。
至于说是怎么被发现的,很可能是几个月前被台风吹过来的那两艘帆船。珍珠港的建设规模很大,不光在港内大兴土木,水道出口两侧也在修建炮台和暗堡。
白天有炊烟和爆炸声,晚上灯火通明,水道中还停泊着运送木料的船只。只要不瞎,再有具望远镜,在十几公里外也不难看见。
古人云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光是一个瓦胡岛就有一千多平方公里,四周遍布海湾和沙滩,光靠文甲卫的几千陆战队员很难处处设防。
一旦再被敌人偷袭,陆战卫自保是没问题,可岛上的五千多工匠和大量生活设施就没法保证安全了。一场大火,就有可能毁了一年多的努力。
责任太大了,陶大翔和麻仑一商量,也别等定期往来的通讯船了,由陶大翔亲自驾船返回京城当面向海军参谋部做汇报。
结果他人到了京城,海军参谋部也把情况报给了总参谋部,然后就没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能最终拍板的皇帝远在西亚御驾亲征,这么大的决定谁也没资格拿主意。
没辙,只能先两条腿走路。由总参谋长宇航员签署临时命令,从东海舰队抽调2艘武装货船载满补给品紧急增援瓦胡岛。同时派通讯船日夜兼程往霍尔木兹港赶,通知皇帝知晓此事。
洪涛看到这封密报的时候,脑海里闪现出一个词,计划赶不上变化!
西班牙人在美洲混了百十年也没发现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