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
李杰完成毕业答辩,顺利拿到博士学位,接着,他从近代史史料学研究室调到了社科院下属的社科院大学。
社科院大学既不是985、211,也不是双一流学科、双一流高校,一般而言,这类学校统称为四非院校。
但这座17年成立的社科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却异常的高。
在大部分省分,分数要过985才能录取,并且,每一届招收的学生都很少。
一届只有4、500人。
具体类比的话,可以参考申海海关学院,明明是专科院校,录取分数线却比很多本科院线还要高。
李杰入职社科院大学的同时,职称从研究院变成了教授。
两者都是正高级。
虽然互换的概率比较小,但凡事都有例外,不论是学术能力,还是职称,他都符合转换标准。
接下来他的主要职务是一边带本科生,一边搞学术。
社科大学计算机教研部的教学任务很轻松,毕竟,社科大学是一座文科类院校。
计算机专业只是刚刚成立的,这个专业的学生总共就200-300人。
平均到年级,一个年级只有3-40人。
除了身份的转变,还有一件事的变化最大。
科研经费!
史料学研究室每年的科研经费是有限的,全室一年的科研经费只有三百万。
毕竟是文科类单位,经费不像理工科那般宽裕。
来到社科大学,那就不一样了。
李杰一个人一年就能申请道三百万的科研经费,想要训练一些大模型,速度快多了。
充足的经费,意味着更多的算力。
他研发的文物图片修复,准确率一路从68%,飙升到了98%。
不止是静态的图片,还有动态的视频,也一样能够修复。
近期,他跟北影厂、上影厂等老牌电影制片厂达成了合作,对方会将以前的一些老片子送过来,进行修复。
李杰下一步研发的方向是甲骨文破译工作。
这个项目也是一个大坑。
甲骨文研究一直是比较有争议的地方,毕竟,除非穿越回当时的那个年代,不然的话,现代的任何解读都有可能出错。
另外。
甲骨文的数据库资料太少。
这也不利于破译工作。
跟人脑相比,AI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