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各有所长,与人一样,也是各有所长。
只能做擅长的事情,陛下您用八股取士的方法,将天下的犬都变成一只忠心与您的蠢狗,甚至将藏獒都改变成维持秩序的犬,如何能牧好羊?”
听完后,朱元璋摸了摸胡子,觉得是这么回事。
他皱着眉,思索了许久,才开口道:“你的意思是,八股取士,只能培养出蠢狗?”
李逍点头:“八股文的格式太固定了。一是剔除了观点独特,想法多变,构思精妙的学子。二是剔除了善于百家之言,引用名人警句的学子。三是剔除了富有才情,擅长实务的学子。
最后留下了什么?
只留下了记忆力强,能够一字不漏按照四书五经中观点,死记硬背,思想僵化的学子。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啊!!
这天下千万书籍都无用了,学子们只学四书五经,禁锢了思想,扼杀了人才,抑制了技艺的进步。
人才便是国本,有人才才能争国运!”
朱元璋皱眉道:“你这个观点,最终还是回归了那些文臣们阻碍咱的理由,培养了庸才。不过.你用这犬来比喻,咱倒是有些能理解了一些.”
李逍笑道:“这就对了,陛下常常狩猎吧?”
朱元璋道:“你是想说,咱为何要挑选凶猛的猎犬,就是人尽其用,对吧?”
李逍道:“对,陛下圣明!其实狩猎和掌控百官也是一个道理,如果手下都是呆犬蠢犬,即便是忠心耿耿,但并不能狩到猎物。同理,都是庸才,就不能使国家进步。那么在国运之争,就败了一半!”
“咱似乎理解你所言的这个国运之争了。”
朱元璋道:“不错,不错,这么多人也就你能让咱多听几句,刚才你说了这么多利,咱想听听弊。”
话音落下。
一旁的朱棣等人都彻动了。
这么多年,能让朱元璋如此悉心的倾听,也就是建大明之前的刘伯温能够做到。
但建大明之后,即便是刘伯温,父皇都不怎么听。
李逍真是厉害,言辞犀利,用其他角度来看问题,解释问题,说的道理让人耳目一新。
他们也不由得听得十分认真,特别是朱高煦。
以前朱高煦觉得那些先生讲得道理他都听不懂,但从姐夫嘴巴里说出来,他完全能听懂!
好有道理,好厉害啊,姐夫!你牛逼啊!
李逍捋了捋思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