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垂帘,但事关辽国,她还是出现了,此时听完两府宰执所言,视线却落在身着绯袍的年轻重臣身上:“狄卿以为,辽人内乱,我朝该如何相对?”
殿内一静。
一众臣子的视线其实早就若有若无地观察着,此时则顺理成章地望过去。
此前狄进力主拒绝盟约,甚至对辽索要岁币,为的就是激发辽人内部的矛盾,却在朝野上下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知多少人怒骂他无端挑衅,点燃战火,置北方万民于不顾。
可现在,才过了多久啊,辽国居然真的内乱了,且是挽回不了的大乱!
这便是用事实证明了,谁对谁错。
所以堂内的群臣,也不是全都那么自在。
比如枢密副使韩亿的表情虽然平静,不可能在辽国内乱的时候他如丧考妣,但内心深处显然并不好受,此刻干脆侧过头,不愿意看对方得意的嘴脸。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狄进起身,声音里并无喜悦,而是十分郑重:“启禀太后,臣以为此番辽人内乱,对于我朝局势是优是劣,尚属未知!”
群臣一怔,刘娥都不禁奇道:“这是为何?”
狄进道:“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此乃辽帝困局,可辽庭还有一人,于军中素有威信,又对辽国忠心耿耿,可为辅政大臣,若此人上位,稳定契丹内外之心,于我朝而言,绝非好事!”
刘娥目光微动,若有所思,赵祯则急切道:“狄卿所言是谁?”
狄进道:“萧孝穆!”
说罢不待旁人质疑,便继续道:“此人洁身谨慎,谨守礼法,历任建雄军节度使、北府宰相、南京留守,先后被封为燕王、秦王,于辽开泰元年,击走叛贼术烈,同年冬天,诛杀叛乱的查剌、阿睹等人,又于辽太平十年,击败大延琳的叛乱,平定辽东,是为毋庸置疑的军中第一人!”
殿内气氛一变。
众人的脸色都严肃起来。
事实上群臣都对这个辽臣,有很深的印象,乃至忌惮。
因为此前北伐,宋人就是在这位手中,吃了大亏。
萧孝穆故意放出与辽东大延琳反叛军惨胜的假消息,引得宋军刚平辽西,就迫不及待地北上,结果骄狂之心被利用,三路宋军被各个击破。
萧孝穆亲自率军奔袭,轻而易举地击溃任福和葛怀敏两路,若非刘平老而弥坚,在正面战场的厮杀上从来没掉过链子,北伐可就大败亏输了。
即便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