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了动,开口道:“进来吧!”
早已抵达门外,静静等候的杨文才走入,行礼后双手奉上一沓拜帖:“相公!这是大名府多家呈上的拜帖!”
从手中并不算多厚的拜帖数量来看,显然是经历过一场严格的筛选,能邀请他这位北京留守的,都是当地的头面人物。
可即便如此,狄进连看一看的兴致都没有,淡淡地道:“推了吧,我如今没有闲暇顾及这些人情走访!”
正如权知开封府事前,狄进将京畿上下的拜帖,统统拒之门外的道理相同,他这两个职务差遣,都有着明确的政治规划。
前者是官家和太后争斗激烈时的京畿长官,牵一发而动全身,后者是辽国内乱下的北境镇守,肩负御敌守边的重责。
试问在这样的背景下,跟那些当地权贵来来往往,便是八面玲珑,将各种关系打理得再好,又有何用?
分心他顾,本末倒置!
杨文才其实在奉上拜帖时,就觉得这位不会赴约,但身为幕僚,仔细挑选,奉上拜帖却是责任,此时遭到拒绝后,更是将其他的收起,单独抽出一份:“郭府送上了一封拜帖,是郭承寿郭公子亲笔所写,相公可要过目?”
“咦?”
狄进有些诧异,伸手接过,印入眼帘的是一手飘逸潇洒的字体,恰如那身体病弱,但骄傲矜持的翩翩公子:“还真是无邪!他来大名府了?”
郭承寿,字无邪,太原郭家子弟,姑姑郭氏曾是真宗的第一任皇后,郭皇后薨逝,才有了刘娥上位的机会。
最初狄进入晋阳书院学习时,解决了监院郝庆玉之死的案件,与郭承寿结为好友,西昆体的浸淫也多有这位同窗相助,后来到了京师,也得郭承寿的兄长郭承庆接待。
当年对夏战争,狄进经略河东,回并州时,见过这位好友,他当时已经在书院领了一份教习的差事,每日吟诗作对,闲暇时教教学子,生活悠闲,如今怎么来大名府了?
面对询问,杨文才早有准备:“禀相公,大名府本是河朔重镇,连通运河,又升为陪都,驻扎重兵,修建城墙,便吸引了北地各族前来此处贸易,郭氏便是最早入城的一批,一年前原先的郭老郎君病逝了,接替他位置的便是郭公子。”
“这样么……”
狄进依旧有些不解,宋朝大族经商并不是什么见得人的事情,郭氏这种武人勋贵,想要维持家族的体面,也是必然会涉及商道的,只是郭承寿的性格,适合经商么?
杨文才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