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辽人所供,已清点完毕!”
刘知谦双手奉上文书,上面记录的,是明道二年,宋廷所纳的岁币。
十万银绢,只有之前宋给辽的三分之一,看起来是少了不少,事实上结合两国的财力,这已经要的很多。
毕竟辽国本来每年能收三十万,现在没了这笔收入,还要倒贴十万,一进一出间,差距就太大了。
所以再往上要,那是绝对谈不下来的,可以兑换成骏马牛羊,也是抬了抬手,让辽人能够给的起,毕竟其中的市价很有浮动的空间。
即便如此,经过一系列的扯皮和交涉,在辽东那边的战况都有了新的进展后,第一批岁币才堪堪抵达雄州,进行了交割。
“很好!”
狄进接过文书,仔细看完,再亲自检查了部分财货,知道自己的北方之行,要告一段落了。
事实上,早在盟约签订完成后,官家就希望他回京受赏,但他主动上书,禀明了边境未定,辽国还有反悔的可能,请命留下督促,等到第一批岁币交纳,再回京述职。
果不其然,期间经过多番争执,若无一位强权相公拍板,单靠雄州的官员肯定,肯定无从适应。
毕竟给辽送钱多的是,收辽的财物还是第一回。
现在第一批岁币所换的财货交接,有了先例,后续每年的流程就好办了。
狄进不是占嘴上便宜,是真的准备维持这份明道之盟的。
一方面,他想将欧阳春这种潜力未知的新兴北方势力,扼杀在萌芽里,另一方面,维持盟约和平,也能让越来越贪图享乐的契丹贵族忘战去兵,军事力量日渐衰弱。
当然,辽国内肯定存在着有识之士,不止萧孝穆一位,但在盟约延续下,这群人想要厉兵秣马,所受到的各方掣肘就会越来越大,许多贵族会期待用岁币买和平的形式持续下去。
人性如此,无论汉人还是契丹,当身处于那个环境后,都是一样。
反观宋廷这边,越是收辽国的岁币,越是会生出辽不过如此的感觉。
汉人不好战,但是善战,乐于发展文教与经济,更不代表他们不希望把家门口耀武扬威了一百多年的北虏,给狠狠地干趴下。
至此,宋辽地位颠倒,战略目标完美达成。
狄进勉励了一众雄州官吏,回到大名府衙,开始安排离任的工作。
其余事情交予手下便可,唯有一件事,杨文才亲自请教:“相公,‘司灵’在并州发展的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