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魏国灭掉了吴国,只剩下蜀国独自苟残喘,刘禅的日子当然不会好过,虽然刘禅对军事一窍不通,对治国理政也兴趣不大,但强敌环伺的局面还是让他有些危机感的,这也是黄皓诸葛瞻董厥谯周等人一再弹劾姜维但刘禅却始终无动于衷的原因。
刘禅天性庸懒但绝不昏聩,宠幸黄皓但却始终重用姜维,因为刘禅清楚,黄皓只是弄臣,成不了国之栋梁,如果自己身边没有黄皓这样的人,那刘禅的日子会过得很闷,而蜀国如果没有了姜维,恐怕很快就会亡国的。
这次刘禅听从了黄皓的建议,将姜维和阎宇防区对调,让姜维到永安去,阎宇来汉中,其实刘禅之前暗中派人征询过姜维的意见,得到姜维的认可之后才进行的这次对调。
所以说,表面上看刘禅是事事依从黄皓的,但事关到军国大事,刘禅多少也会有自己的主心骨的。
这次的汉中事件,刘禅其实也是暗召郤正入宫,听了郤正的意见之后,才做了决定的。
郤正认为,阎宇在汉中的此番动作,确实有激怒姜维的可能,如果姜维和阎宇在汉中开撕的话,必然会不利于汉中大局,所以陛下这边,必须对两方面进行安抚,让他们尽可能平心静气地进行合作,以保证蜀国边境的安全。
如今姜维在永安的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魏军十五万大军陈兵于西陵,随时都可能发起进攻,所以姜维须臾离不开永安。
而汉中的防御既然交给了阎宇,那就得分润一部分的权力给他, 否则阎宇不断地在汉中搞事情,只会让汉中的局面越来越僵。
还好这一次阎宇的调动只不过涉及到了汉中的外围防线,并没有触及汉中的防御核心,索性便将这个“甜头”给阎宇,下诏书认可他的这次行动,但同时也要对阎宇进行一番敲打,避免其得意忘形,下一步还要继续地扩大摩擦的范围,所以在诏书之中,刘禅对阎宇的权力也进行了一些限制,要求他在采取行动之前,要征得朝廷方面的同意,类似于这次擅自下令调整布防的事,下不为例。
诏书不仅下达到了汉中阎宇那儿,而且抄送了一封到永安,以郤正的意思,也算是对姜维的一种交待,你看事情既然已经是发生了,也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为了避免事态的恶化,这就让息事宁人算了,下不为例,理解万岁。
不能不说郤正是一个和稀泥的好手,问题是你现在不和稀泥也不行啊,如果让姜维和阎宇硬刚起来,只能是两败俱伤的局面,对蜀国的防御体系,是一个极大的破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