畋猎的目的从来不在收获多少猎物,也不在于是不是袁绍亲自狩猎的雄鹿。
对于袁绍来说,这种假借的象征对他的权力已经没有多少提升,反而与各家盟友确定攻守的细则才更为务实。
但袁绍在畋猎结束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召集各诸侯的使者,而是将几个军中大将召入到帐内。
他要和这些领兵大将确认,那就是和泰山军的作战该以何种方式,其中胜率又有多少。
……
袁绍先问了总大将鞠义,有何战法可破泰山军。
鞠义作为在崤函之战,豫州之战,江夏之战都立下殊勋的大将,是袁绍军中对战法创新认识最深刻的军事人才。
鞠义的面色黝黑,双颊还有点高原红,那是少年时期在凉州家乡留下的痕迹,纵然在中原已经十余年了,但依旧没能磨灭。
此时在袁绍军帐中,鞠义侃侃而谈:
“末将从主公常鏖战于崤函,关西素果劲,每战,不过进却而已,接战则胜负辄分。或大胜,或大败。但在最近与泰山军在太古关的交战中,末将却发现泰山军与天下强军的不同。”
袁绍问战:
“有何不同?”
鞠义回道:
“泰山军每战更进迭退,忍耐坚久,令行禁止,胜不遽追,败不至乱,凡战非累日不得建功。此为末将自用兵以来,未尝见。”
鞠义的话让同为军中大将的淳于琼不满,他哼了声:
“鞠将军也太长他人志气了,主公问你有何策,而不是在这里告诉我们泰山军有多强。”
鞠义对于淳于琼的冷哼同样讥讽:
“这就是淳于将军总打败仗的原因。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没有百战不输的战法,只有因敌制策,用兵之妙,存乎一心。”
鞠义的讥讽让淳于琼气得满脸涨红,但鞠义的话没错,所以他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纠缠显得自己不知兵。
其实鞠义和淳于琼的关系是非常恶劣的。
早年鞠义还是淳于琼麾下的一个队将,当时袁氏还是主政关东的时候。
淳于琼这个人是关东有名的大将,在平定黄巾军的战事中,可以说战功卓著。加上为人豪放不羁,与袁家又是莫逆关系,所以在当时就已经是袁氏一方的宿将元老了。
所以一开始如鞠义这样的边地土豪军吏能加入淳于琼的序列,本身就是前途广大。
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
当时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