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陆渊在努力闭关,准备神功大成之后,去品尝自己的大餐。
另一边,他大半个月前送上去的奏疏,也终于有了回应。
弘道五年二月末。
一身风尘仆仆的孙思文,带着几十个随从,抵达了庐阳府城下的军营。
“原本我对于陆兄能平定此场七星门叛乱,并无任何疑虑。但原本猜想,怎么着也要花费数月半年时间。
可此时短短两月,陆兄便连破叛贼,歼敌数万,把贼人围在了庐阳城中。
看来我还是小看了陆兄啊。”
见到陆渊之后,这位好友当面,便是一阵感慨好夸。
陆渊被说的有些得意,心下开心,但嘴上却还是很谦虚的说道:“此次不过侥幸罢了。那些七星门贼人,一派江湖作风,让他们去武林上,和人捉对厮杀尚可。
但让这些贼子与人打仗,却还是江湖草莽气。队伍松散,军阵不习,一个个都喜欢单打独斗,与流民贼无异。
破之,易矣。”
实际上,但凡七星门叛军的组织度强一点,懂一点兵法韬略,陆渊都不可能胜得如此轻松。
毕竟自己的领兵水平什么样,自己是最清楚的。
他对自身的定位,就很清晰。
统兵作战一般般,甚至可能不合格。唯一有优势的,就是手下练出的兵马挺强的,各种素质基本达到了战兵标准。
可就是这样一个不合格的统帅,领着一支合格的大军,却依旧能在半个月的时间,击破谨守营寨的七星门叛贼,把对方一路追到庐阳城中。
而原本应该是七星门老巢的临武县,也被陆渊轻取。
到了现在,就连庐阳府城都要守不住了。
这伙叛贼的水平怎么样,可想而知了。
“不管贼人如何无能,救衡阳府于水火,收复庐阳府,歼敌三万的大功,却是事实。”
孙思文摇头笑了笑,然后看着陆渊,感慨道:“这次我能升任知府,可也是沾了陆兄的光。不然想从小小司马一路升至此职,可能十年都做不到。
此生能和陆兄相交,真是我之幸事。”
仔细想来,孙思文几次能够升官,基本都是受了陆渊的帮助。
从武冈县城升任县令,又从县令升到司马,如今司马再升到知府,其中都离不开陆渊的功劳。
这位当初的孙秀才,可以说是被寒微之时相交的好友,一路带飞了。
“孙兄言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