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葡萄也叫料器葡萄。
首创这种工艺产品的常氏家庭,被称为“葡萄常”。
不过“葡萄常”其实原本并非姓常,而是一个蒙古家族。
那大约是在1850年,有位蒙古族部落公主被清皇室选入宫中。
随从进京有个叫“富贵”的蒙古族女子,也嫁给了京城正蓝旗蒙古兵营里的一个亲兵为妻子。
夫妻日常生活皆靠皇宫发放的俸禄维持。
咸丰三年,也就是1853年,由于皇帝下旨免了部分旗人的钱粮。
于生计无措时,富贵不得不学着用胶泥捏制瓜果,晾干涂色后到街头售卖。
后来她用胶泥捏成珠,把泥珠攒成葡萄,比别的泥瓜果格外显得新奇,逐渐得到买主的喜爱。
富贵的儿子韩其哈日布,也从小学捏泥葡萄。
成年以后,他试着用玻璃料做成葡萄珠,攒成嘟噜后送到集市上出售。
当时的玻璃材料是很时髦新鲜的,这种创新大受欢迎,很快被人抢购一空。
从此,京城也就有了玻璃料葡萄。
清光绪二十年,也就是1894年,农历的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
皇宫里派人四处搜罗手工艺品,还指令在京旗人不分贫富,每户摊派一件寿礼。
内务府官员则从这些供品中挑选出一部分精品陈设在颐和园内,专供慈禧赏玩。
京城的农历十月已到“小雪”节气,慈禧突然看到凋零的草木中悬挂着蔓叶油绿、珠圆玉润的玻璃葡萄,竟以为是真的,要摘下几串品尝。
还没等宁卫民琢磨好,到底该不该把广告上的地址换地方,如果换又该换到哪儿去。
时间就到了边家大喜的日子。
这个年头,由于生活条件所限,还有旧日风俗使然。
京城百姓的红事儿、白事儿很少在外面的饭馆儿举办。
流水席还是最主要的形式,于是大杂院便经常成为举行婚礼和设宴的场所。
还别看大杂院住户多,小房林立,院内非常拥挤,似乎办喜事相当不便。
可实际上却不是这样。
因为真到了有某户人家办喜事儿的时候,一个院儿里的邻居们,无不会为这户人家着想,也都一起跟着紧着忙和。
没有人会安心待在一边看热闹的,其尽心尽力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为自己家里办事。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年头没人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