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行的人马收拾营帐,一个时辰后启程前往合浦与杨将军汇合。”
“诺。”
郭振应了一声连忙去办。
刘据却依旧在回味信使刚才提及的内容。
能够书写少许大汉文字,但行笔方式却是秦朝书同文时期流行的小篆。
写的最为端正的一个是“委”字,一个是“奴”字。
首领和副首领连名字都不会写,却偏偏会写称呼,首领被称作“卑狗”,副首领被称作“卑奴”。
大岛曾在数十年前发生争斗,使得这个部落不得不为了躲避战乱出海……
刘据不由想到了关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与倭国接触的一些史料。
那是史书中天朝最早与倭国来往的记录,大约在距今近两百年后。
倭国首次派来使臣访问天朝,使臣自称为大夫,到达雒阳之后献上国书表示愿为汉臣,刘秀遂赐予一枚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的蛇钮金印。
而这枚金印已经在后世被一个倭国农民发现,现存于倭国地方博物馆中。
在天朝古代,这个“委”字就是通“倭”字的。
刚才这名信使在向刘据禀报的时候,也是将“委”字念成了“倭”,说明就连这些矮小野人,也认同将“委”字念wo……
这个发现就让刘据不得不怀疑。
究竟是大汉先对倭国使用“倭”和“奴”这种带有歧视意义的字眼的,还是倭国自己先以“倭”和“奴”这样的字眼为尊前来求印,而光武帝刘秀只是从未见过这么奇怪的要求,又出于外交礼节和大国雅量,便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赐予了他们这样一枚金印,并从此默认了他们以“倭”和“奴”为国名?
刘据现在开始倾向于后者了,毕竟现在倭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字眼,看看他们一个部落的首领和副首领是怎么称呼的吧,一个叫“卑狗”,一个叫“卑奴”。
这是不是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何况光武帝刘秀能够成为开国皇帝,肯定也不是一个没脑子的人,虽然天朝历来有北方称胡、南方称蛮、东方称夷的传统,但对于一个建国之初就主动跑来内附称臣的国度,他必是欢迎还来不及,应该不至于一上来就直接骂人吧?
而万事都要有个源头。
虽然到了唐朝时期,随着天朝与倭国的文化交流愈发频繁。
倭国人也渐渐明白了“倭”和“奴”不是什么好字,屡次请求唐朝朝廷允许他们更改这样的称呼,甚至还曾私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