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站比比皆是,便衣侦探到处巡逻,检查扣押过往商旅,真是“筑垒山无色,丁抽路断行”。
为了封锁边区,打击边区经济,掠夺边区物资,国民政府对前往边区的货物运输与贩卖实行了严格的统制。临近边区的彬县、西峰、平凉等地建立了百货登记管理局,专管棉花、布匹、洋纱、洋火等运销的登记与管理。凡运销这些货物必须持有该局核发的运销证,如不按规定运销者,货物全部没收。西峰、彬县、宜川、耀县、三原、吴忠堡、榆林、洛川等地规定,购货要持购货证,运销要持运销证,国民政府还制定了禁止货物进出边区的法令,禁止必需品如棉花、布匹等运入边区。
边区盛产食盐,抗战初期获利颇丰,但是1940年开始,国民政府对于边区的食盐实行了严格的限制。一方面,他们严格限制购销边区食盐的脚夫商贩,一旦发现私自贩卖者立即没收甚至杀害,另一方面,他们特意开放了一个口岸,成立专卖机关,低价购买边区食盐,运回国统区后方加价贩卖。
国民政府的严格封锁,使得边区的物资获取渠道受限严重,十分依赖与前线的物资交流。
仅靠边区自己,是很难养活大量的民众和脱产人口。在过去几个月的交通中断中,老家依靠大量的物资储备,并未发生物资紧缺匮乏的局面,但是突然熄火的民间物资流通,已经影响到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增添了群众们的担忧,让整个老家都弥散着焦虑的氛围。
………………
幸好,这些都是过去式了,以灵石介休为核心的物流渠道再次被打通,边区恢复了与前线的流通。
此次,边区之所以组织如此大规模的运输队伍,除了需要运回前方总部和张云那里再次提供的大量物资外,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通过大规模征调支前群众,让往来群众们看到实实在在的物资流通,从而解除现有的疑虑和担忧。
如今,这响亮的驼铃和嘹亮的信天游,已经向路边的群众说明了一切,让边区群众对未来的发展再次充满了信心。
顺便说一句,老家所在的边区政府绝不是只进不出,完全依靠前线根据地供给。相反,他们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物资中转调配中心。
虽然国民政府封锁很严,但是在各个大佬们的努力下,边区仍然成功通过各种渠道,打通了磺胺等各类药品的销售链条,成功将前线送来的大批量自产药品和珍贵民用品隐蔽销售到国统区,并换回了大量重要物资。同时,每次前线根据地送来物资时,边区政府也会送走大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