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方的赵刚、李云龙等人看着被炸飞的沙袋,均是满意的点着头。
“这款火箭筒,以后咱们士兵们必然能派上大用场。”李云龙看着远处尚未消散的硝烟和沙尘,很是认可的点评道:“之前咱们遇到突然冒出来的火力点,用手榴弹够不着,用迫击炮反而射程太近打不了,或者用上了攻顶效果也不好,只能从后面推来步兵炮或者山炮炮击,耽误攻击时间。”
“有了这玩意,打巷战或者阵地突击战时,可就方便多了。”
不得不说,这款改进的火箭筒十分符合八路军步兵部队的特质。
重量轻、体积小,射程也比手榴弹远的多,攻坚效果绝佳,十分适用于部队打据点和火力点。而改进后的火箭筒,精准度更是上升了一个大大的级别,很有后世RPG的风采。
如此一来,部队以后在攻击据点时,就不需要携带步兵炮或者山炮了,仅需要携带部分迫击炮和单兵火箭筒就可以胜任破袭任务,作战负重大大降低。
说起来,这款单兵火箭筒之所以精准度突然提升这么多,其实不仅是药柱端面燃烧技术的改善,也是苏联专家们在弹体设计上的精心改进。
之前张云在安排制造火箭筒时,并不明白弹体设计的原理,只能照搬喀秋莎火箭弹和巴祖卡火箭弹的稳定方式,以尾翼进行稳定。而苏联专家在研究后认为,既然鬼子的坦克很薄,八路军无需考虑反装甲问题,火箭弹也并未配置空心装药战斗部,那就无需尾翼稳定方式,而是改为倾斜尾翼推动自旋。
这样一来,虽然削弱了火箭弹的反装甲能力,但攻坚能力并未减弱,且火箭弹在直射阶段的精准性进一步提升,已经超过了初版巴祖卡火箭筒的精准性。
当然了,独立支队自然也保留了尾翼+空心装药的版本,只是鬼子坦克太弱,实在是用不上罢了。
………………
看完了这些,他们随即又参观了刚刚装备给三纵炮营的吉斯卡车以及41型76毫米加农炮。
拍着这门比山炮大得多,又比105毫米榴弹炮小得多的新火炮,炮营营长赵田多满脸喜色的对着几位团长显摆着火炮参数。
“四一型76毫米加农炮,仿制的是苏联ZIS3型76毫米加农炮,战斗状态全重 1.15吨,行军状态全重1.85吨,可以使用高爆榴弹,榴霰弹、烟幕弹等弹种,最大射程 13.29/公里,持续射速15发/分。”
“可以说,这门火炮凭借着射程就可以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