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家境贫寒的,白日做工,晚上怀揣几个炊饼到图书馆看书,许多平日里只闻其名的书籍,在图书馆都能借阅,而巨大的藏书量,能保证同一书籍可以同时有数十本外借。
看了书有不懂的地方不要紧,州学会定期提前公布接下来七日的课表,有对外开放的公开课,专门对特定书籍进行讲解,虽然不可能太深入,但已经达到了一般族学的水平。
若是遇到刘士元的公开课,那几乎是一位难求,州学学子当然有位置,但旁观的就只能靠排队,刘文静去排过,一大早过去发现队伍已经排到州学大门外了。
有人是头天晚上就睡在州学大门外打地铺排队!
由此可见,黄州州学对于广大贫寒学子来说,就像是久旱逢甘露,而一手创建州学,设立图书馆的西阳王宇文温,让大家感激不已。
西阳王如此行事,必定内含深意。
一阵轻微的铃铛声打断了刘文静思路,他循声望去,却见阅览室墙上挂着的大时钟,指针表示如今已经是“七点”,转头望向窗外,天色渐亮。
是回去的时候了,刘文静收拾书案,拿着书籍走向借阅处,长明灯内依旧有火光跳跃,待得窗外光线充足,就要暂时熄灭了。
一路走去两边俱是伏案苦读的学子,刘文静注意到许多人的衣着十分破旧,有的人甚至面黄肌瘦,一看就知道营养不良。
还有的人甚至困得眼睛不住打架,却强撑着精神继续看书。
如饥似渴,是他们的生动写照,而当这些人学到了知识之后,又能做什么呢?
黄州书肆印刷、出版书籍,需要读书人来校对、勘误和排版,虽然需求量不小,并且工钱丰厚待遇从优,但还不足以吸纳广大学子,毕竟大部分人读书可不是为了在工坊里做工。
若是入仕无门,读了书又能有何用?
办完手续,刘文静走出阅览室,院子内已经有工匠在搬运木料,州学图书馆即将大兴土木,扩建通宵阅览室,待得扩建完毕之后,数量会翻一番。
届时能容纳更多的读书人通宵看书,西阳王将会造福更多的读书人,刘文静看着此情此景,却有了进一步的想法。
山南各地的庶族子弟,纷纷来到黄州求学,而那些平民子弟也同样如此,这么多的读书人,历经多年苦读之后,必然会有强烈的需求。
这种需求是什么?
是被士族垄断的仕途!
虎林军,是西阳王给不识字的百姓一个出人头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