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等上数年甚至数十年都支取不到食盐,直接导致他们资金周转不上,严重些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家破人亡。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无非是人祸所导致的。
有了盐引就能支取食盐,贩到别处便能轻松获取暴利,如此炙手可热的盐引当然人人想要,然而盐场的食盐产量就那么多,盐引数量有限,僧多粥少该怎么办?
好办,超发盐引,然后有后台的人插队优先支取,至于无权无势的普通商人何时能支取食盐,呵呵。
年产食盐五十万斛的盐场,其每年发行盐引的总额可以达到一百万斛以上,然后权贵及有后台的人通过运作大量掌握盐引,又总是能优先支取,那么盐场一年所产的食盐很快便被其瓜分完毕。
无权无势的商人,就只能眼巴巴在盐场外“守支”,然而今年的食盐没份,明年甚至往后数年的食盐同样没份,他们就只能拿着盐引在盐场外困守下去,是为困守支。
明初实行开中法,因为洪武皇帝极其恨贪官,谁敢乱来就扒皮,所以吏治不错,又定下制度只许商人获取盐引,故而基本没有困守支的问题。
从永乐年间起,朝廷放宽了限制,不仅限于商人从事“开中”获得盐引,这个口子开了便一发不可收拾,权贵们纷纷插手要分一杯羹,盐引超发的数量越来越大。
到了明中期,困守支的问题愈发严重,导致许多商人破产,或者元气大伤,官府再“开中”,没多少商人来接活。
杨济说到这里,并不是质疑此时的官府吏治腐败,他作为权广州总管和刺史,很大机会能转正,所以在他任职期间,不会出现因为吏治腐败导致商贾“困守支”的情况。
问题在于以后,实际上试行开中法,是为了解决修栈道这个燃眉之急,过后就此结束,杨济担心的是某个特殊情况一旦出现,该怎么办。
“大王,若按之前规划,下官在广州总管府任上恐怕不会太长,若继任官员营私舞弊,会极有可能导致出现‘困守中’的问题,届时栈道的修筑恐怕会大受影响。”
“修筑栈道费用折铜钱约一百万贯,那就是按一到两年内完工来算的,用的过半劳力是奴隶,这都要用钱买,不然你以为寡人吃饱撑的烧钱?
宇文温不认为这是问题,说出了自己的判断:“你总要在任上做个一两年,离职时栈道即便还未完工也差不多了,继任的广州总管就算再腐败,也祸害不了这项工程。”
“大王,人算不如天算,计划好的事情,未必能如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