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做买卖,顺便探索海域。
海贸的巨额利润,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渔民出海远洋,只有参与海贸的人多了,中原航海水平才会快速发展,那些古籍上记载的海外岛屿、异国番邦,和中原的联系才会密切起来。
张鱼所在的这座大岛,无法从中原典籍里找出确切的名称,甚至都不知道先人是否到过这里,所以名字得“新拟”。
市舶司的船队经过粗略“测绘”,将海岛的大概形状以及纬度上报豳王,豳王随后为这座呈长条状、南北走向的大海岛取名“琉球”,并正式上报朝廷。
张鱼对此觉得奇怪,因为按照丰州沿海渔民的说法,“琉球”或者“流求”,应该是丰州东面隔海对望的那一座大岛,不该是这里。
那座大岛又有别称为“夷洲”,位于张鱼所在“琉球”的西南面,是一座很大的岛屿,市舶司派出的探索队如今正在勘察。
而这支探索队,就是从琅琊港出发,抵达琉球后前往夷洲,今年年初,已经在夷洲最北端的一条河流入海口附近建立据点。
这个据点有个名字,是豳王亲自拟定的,名为“鸡笼”。
鸡笼位于夷洲最北端,将会常驻数百人,市舶司的吏员以鸡笼为货栈,尝试和当地土人打交道,目的依旧是做买卖,暂不打算迁移中原百姓到夷洲垦荒、定居。
因为这只是市舶司所规划“南道航线”上的一个港口,为过往船只提供补给、靠泊、躲避风暴所需的泊地,暂时没有能力开疆辟土。
从广州番禹北上的海船,沿海岸线航行抵达丰州侯官附近海域后,可以转向东面横渡大洋,穿过自北向南快速流淌的一股洋流,抵达夷洲鸡笼。
稍作休息后,沿着鸡笼东北方向一系列岛屿航行抵达琉球,继续沿着一系列岛屿向东北走,抵达倭国筑紫大岛南端。
而从琅琊港、淮口出发的船队,可以不走传统的“北道航线”,先顺着洋流南下,在侯官附近海域转往“南道航线”前往倭国,这就不需要冒险横渡黑水洋,也不需要经过高句丽、百济沿海。
毕竟,不是什么海船都有勇气直接横渡大洋,因为东海深处有“滚涂浪”,海船一旦遇到会很难前进,进退两难。
更别说横渡大洋时一旦遇到海上风暴,船只躲都没地方躲。
这条“南道航线”,沿途有许多岛屿,可以作为船队航行的参照物,所以不容易迷航,这些岛屿也可以让其躲避海上风暴时有可靠的泊地,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市舶司对倭国贸易的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