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能以偏师浮海东渡,兵临浿口,做出强攻平壤的阵势,以此作为牵制,实际上主攻方向是辽东地区。
两种看法,都有道理,而莫离支渊太祚则认为,周军极有可能先攻鸭绿水,将己方国境拦腰斩断,首尾不能相顾,然后再伺机而动。
现在,周军的动向果如莫离支猜测的那样,所以,己方不能坐以待毙。
敌军已经攻破了国内城,控制了鸭绿水中下游地区,现在挥师南下,向平壤逼近,若不给予迎头痛击,情况可不秒。
大家都看出了这一点,对于集结主力迎战没有疑问,问题是该由谁来领兵?
乙支文德知道朝廷局势有些微妙,莫离支渊太祚把持大权,实际上渊氏及其党羽已经开始威胁王权,大王及宗室虽然暗地里想过许多办法,却无法动摇渊氏的根基。
如今官军主力出击,主帅人选很关键,首先要有帅才,不然打败仗就麻烦了。
大王要留在京城稳定人心,那就不能御驾亲征,而渊太祚作为权臣,不好轻易离开京城,以防有变,当然,这事情是不会在明面上说的,所以必须选一善战者统兵出击。
此人作为主帅,若成功击退敌军,必然声望大涨,所以无论是王族还是渊氏,都希望主帅是“自己人”,以便借助一场胜利,在权力争斗之中居于有利位置。
大敌在前,决战胜负未曾可知,君臣就围绕主帅人选较力,较力的结果,就是相对处于“中间派”的乙支文德成了大军主帅。
乙支文德从军多年,既在京城当过高官,也曾出镇地方,论能力、资历及威望,都是主帅的最佳人选之一,他和王族、渊氏的关系不能说都很密切,但至少不会被两方当做敌人。
所以,乙支文德成了大军主帅,很快便带着军队出击,要在萨水一线拦截来犯之敌。
为了击退敌军,乙支文德殚尽竭虑,想了很多办法,要以计谋取胜。
周军主帅是周国皇子、燕王宇文维翰,其元帅长史,是市舶使王頍,乙支文德觉得周天子让长子挂帅出征,根本就是来沾光的,所以那个王頍,才是真正做决策的人。
乙支文德收集了各种消息,知道王頍这个人任市舶使近十年,他判断王頍之所以担任这一职务,恐怕一开始就对高句丽不怀好意,这十年来必定处心积虑,琢磨如何灭国。
所以,乙支文德知道自己的对手是王頍,而不是那个年轻的皇子。
这段时间以来的较量,正说明了乙支文德的判断,他派出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