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按照现代人的第一印象,作为一个调解人员,首先你不应该脾气好,会和稀泥吗?要不然矛盾双方都有一肚子火气,你要是比他们火气还大,这不一准办砸了。
这么想也不错,但那是宋代,距离民主这个词出现还有好几百年。
其次,李纲作为帝国退休宰相,南来北往都熟知的天字号人物。刚刚在杭州获得了历史性评价,他愿意到田间地头上来听你的委屈。都已经是给你天大的面子了,怎么还可能计较人家态度好不好?
再说了,作为田间一个小民,宰相愿意训斥你两句,你不仅不能顶嘴,还得一面赔笑一面抓紧把自家娃儿拽过来听,聆听宰相训示,说不定能沾点文气呢。
许景衡都表示没眼看,你说李伯纪你有这精力听两个村子的壮丁说委屈,还不如帮我想想夏税的问题怎么办?
对此李纲表示你看着办,我只是临时来做调节工作,你才是返聘相公!
但后来许相公也得承认,人家李相公愿意倾听,本身就是在福建帮了他大忙,这让一些没有发生血仇的村子之间怨气少了很多。因为李纲基本是听完汇报之后,表示理解本相你的难处,然后尽量想办法给你解决,比如说上流阻塞水源而斗殴的村子,双方派出代表来谈,共同开发,不得私用。如果是溺婴比较严重的,那就宣传国家的政策。并且他还普及了我大宋军事统计司的监督政策(虞允文;冤枉啊我没那么多人都是杨沂中和吕本中发动和尚举报的!)
有宰相真心实意的解决问题,有宰相听你唠叨,诉说委屈,这大规模的械斗,终于是没再发生下去。大家也不是傻子呀,这两个老头儿一个比地位一个高。要是他们看着打斗不走了。估计着自家伤人不成反而要挨打。可要是伤着了许李哪一位,那可就不是乡土械斗的事儿了,那叫杀官造反。
不过后来,许景衡还得去顶替吕经略,主持东南大局,往后数年李纲就一直以邵武老家为中心四处宣扬官家圣德国朝仁政,杜绝乡民一切不合法的暴力行为。这事儿要是搁以前说,李纲也没这么大面子,这不是他命好,做这项工作没几个月之后,赵官家就北伐大胜了吗?那即使南方小商人,也知道这下国家彻底安定了,后来也有几个村子到底不听话,被李纲上报了刑部,御营前军一个统制部把人用绳子绑了一族的人流放到西辽去。
福建路土生土长的客家人民到底也没有办法想象西辽是多远,感觉兰州就好像已经是在天边儿了,据说那西辽还得穿过玉门关。那他们这种天天在热地长大的人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