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朋友喊他“郭大侠”,希腊人嫌难念,于是叫他“郭大乌斯”。这个名字反而流行起来了。
当时,见了几次面,李化文就发挥了他家传统,天天给一众小孩,讲自己父亲李应麟的战绩,还问大家的感想。
李玄英等人觉得故事很传奇,郭康则分析起来。
他说,表面上看,这是八千人打十万人,但实际上,敌人的有效兵力没有这么多。
叛将伯颜手下,能掌握的精锐,大概只有八千到一万两千人,而且没有一次都投入,因为他的“掌握”也就是相对的。
而且,也先不花太师死后,北衙军内部也不是所有人都想造反,最精锐的新军就没有参与,其他各卫的军官士兵,也多有被杀或者逃走的。剩下的人能发挥多少战斗力十分可疑。钦察左卫和不里阿尔左卫,完全不合平时能力的表现,可能就和这有关。
波兰人同样有数千精锐,但他们也明显不想自己先上,更希望看到伯颜和紫帐军互相消耗,然后找机会去摘桃子。
至于其他那些,几乎都可以忽略不计了。立陶宛佣兵一直在守家,就没上战场。而那些游牧骑兵,打打顺风仗还行,指望他们硬啃南衙精锐,实在是想多了。
而军队里的罗斯人……大概打顺风仗都不行。伯颜和波兰人,都没考虑过把他们调到前线去。
所以,整理下刚才这个故事,就可以算出,在真正决定胜败的那半个时辰里,双方名义上是八千打十万,实际上只是五千打八千。而且,因为地形选的非常讨巧,所以在实力发挥上,还有优势。
伯颜后来投入更多兵力,增加到了大概一万两千对五千的水平。但因为指挥问题,这些新增加的士兵根本没发挥出来战斗力,甚至起了副作用。
所以,军队的数量和战斗人数,应该是不能这样直接对比的。用来宣传可以,但为将者,心理肯定要有数。李将军当时应该也是利用了这点,利用地形限制了对方的优势。
而且,敌人只要打过仗,都知道合作的有好处,但能不能合作,却不是有这个意识就行的。伯颜和波兰人或许知兵,却不知国政,到阵前才发现问题,输的也不冤枉。
说完之后,李化文瞪了他片刻,转头问义父,能不能把这孩子给他当干儿子,他拿李玄英换。
他感慨说,可惜自己父亲去世的早,否则,肯定会很有兴趣,和这孩子聊一聊,亲自教导他的。
从此以后,郭康就成了“别人家的儿子”。李玄英这些年,基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