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你个小丫头,才吃过多少饭,才走过多少路。”
“都开始说母亲了。”
“母亲当年的家就在濮阳,就在中原!”
“在中原之地,母亲住过一二十年呢,一二十年的时间,那里也曾发生过许多灾祸。”
“如眼下中原之地的灾祸并无,其余大大小小的旱灾、水灾、风灾……还是遇到许多次的。”
“许多惨状也有见过的。”
“母亲还能不知道?”
“中原之地的雨灾水灾太大,才导致灾情格外严重,才导致受伤身死之人很多很多。”
“才导致流离失所的人很多。”
“才导致许多不堪入目的凄惨事出现。”
“……”
“其实,母亲当年也有见过,也有亲历过,那个时候,中原还是属于诸国的。”
“对于灾情的处理,诸国的手段都不一样。”
“有些比较快,有些则是一般,有些则是无力,只能任由那些灾情之地自己恢复。”
“那个结果岂非更加难以令人接受?”
“白骨堆于路旁,十里、百里荒无人烟,断壁残垣一片,乌鸦漫天飞,多荒凉……。”
“……”
“中原之地,固然万分繁华,不意味着不会出现恶事。”
“就是在咸阳,诸般恶事也是每日都有。”
“你闲暇看一看廷尉府的文书就能一览,有些人的恶更大。”
“……”
“不要着急,既然要救灾,你自己首先不能着急,你一着急,身边的人,下面的人,都要着急了。”
“先不要急,在调遣少府合适可用之人,将事情一一吩咐下去,一一办妥。”
“中原之地的灾情这么大,欲要全部处理好,非短时间可为,你有足够的时间。”
“……”
自己的小丫头。
有时候也有长大的一面,更多……在自己眼中还是小丫头,这丫头……性情虽恣意了一些,心地是好的。
不枉费陛下宠爱她!
面对这般灾情,直接打开多年来的库房,是准备将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赈济中原之地?
随她去。
都是一些寻常之物。
无关紧要之物。
对于中原之地的那些庶民百姓来说,就非寻常了,也许,接下来会有很多人沐浴阳滋这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