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藏在何处。若是兄弟两化整为零分居两处去了,倒也是个麻烦事。”
“回头擒了张仁,询问于他便知晓了。”姚广孝安慰道。
朱肃点点头,现在饵料已经洒了下去了,等乌龟露头一并抓出来就是。
眼下的第一桩大事,还是平定苏州灾情,安抚苏州民心。
而且没有了群众基础,这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派,自然会自行烟消云散。
“老罗,有一桩极紧要的事,还是得你去做。”朱肃转过头,对着身后一直静静聆听,却始终不发一言的罗贯中说道。
罗贯中新近归附,对朱肃一行人还不甚熟悉,平日里表现的甚是拘谨。身为幕僚虽有心为朱肃出谋划策,然则已经一把年纪,心思并不敏捷,专业能力也差了黑衣和尚姚广孝许多,时常只能沦为听众、看客,或偶尔做一些基础的文书工作。
此时正独自在一边自惭,听得朱肃叫他,浑身不由一震。“殿下有何吩咐?本(罗贯中名本),必肝脑涂地!”
“肝脑涂地倒不至于。”朱肃笑道。“只是这一桩事,确实只有你才能为之。”
“还烦请你,写一些突出战争兵祸之残酷、寻常百姓殊无活路的话本、剧目。”
“必须以百姓的视角来写,务求贴近百姓生活,予人以身临其境、兔死狐悲之感。”
“本王有大用。”
朱肃的表情极为郑重。
“写话本、剧目?”罗贯中瞪大了眼睛。
诚然,写话本、剧目,是他所擅长的“专业”,亦是他本人的兴趣所在。只是……
这写聊以消遣的东西,殿下何以如此重视?
“老罗你太轻视这些东西的作用了。”听罗贯中道出了心中疑惑,朱肃失笑道。
“以本王看来,家之技艺,若能善加运使,其作用实不下于其他的诸子百家。”
开玩笑,在娱乐匮乏的古代,戏剧这些普罗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简直就是掌控舆论的最强抓手。
没见自己在应天推行《三国》之后,帝京少年参军扬名的热情顿见高涨,时常可见孩童骑竹马而自号“将军”,桃园、杏园、梅园更是时常人满为患,秦淮河这个原先第一等的销金去处都暂时失了风头,无数少年在各处的各色园中捻土为香,效仿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旧事。
这就是剧目在这个时代,对于民间舆论风向超强控制力的体现。
“殿下……”见朱肃竟如此看重自己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