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头了。
在场上的那士子自不消说,呐呐无言了许久之后,便失魂落魄自己走了下去。接下来便是长久的沉默,竟是无人敢上高台来。此次文会的主要发起者之一,吏部尚书詹同大声道:“汝等自畅所欲言便是,何必惊惧?呐呐不敢言语,莫非以为殿下是周厉王吗?”
这话看似公允,却是暗戳戳将朱肃推到了“暴虐”的层面上。古有周厉王防民之口,为千古唾骂。他这般说,便是暗中指出诸生不敢言语,是因为畏惧这位五殿下之淫威,直接将朱肃推到了这些年轻学子的对立面上。
方孝孺面色一变,就要起身驳斥,朱肃一摆折扇,将他按了下来。
哼,老朽腐儒,区区口头便宜,让你何妨。
朱樉诸人都知道朱肃此来并非单纯是要以势压人,故而都只是神情微晒,也不出头。朱肃本人更是不动声色,让詹同颇为意外。他本以为,这位五殿下会怒发冲冠,直接冲上前怒斥呢。
场中又沉寂了些许,终于,有一位儒生勇敢站了起来。他主动来到台前,对端坐着的朱肃等人行礼道:“三位先生,诸位大人,殿下,世子,以及诸位同窗。既然无人上台,在下分宜学子黄子澄,便斗胆献丑,权做抛砖引玉了。”
“好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学子。不必外道,你且说无妨。”那个叫郑如圭的大儒捻须赞道。
朱肃听到了他自报家门,不免多看了此人几眼。这厮就是黄子澄?这倒是一个意外收获。
皮囊倒是不错,怪不得能糊弄的了建文帝。建文三傻,自己也算见到了两了。
说完,瞥了身边如临大敌的方孝孺一眼。
“是,学生想讲论一论,我大明如今应当如何富国强民,振国兴邦。若有不对之处,还望诸位斧正。”黄子澄侃侃而谈,倒也毫不怯场。
“蒙元残暴,肆虐神州百年,华夏早已疲敝。学生以为,如今重中之重,当为明纲常、正文教。顺应天理,重塑乾坤,不可好大喜功,徒耗民力……”
黄子澄洋洋洒洒,口出万言,其内容无非是围绕着程朱理学,认为应当重整理学之正朔,提高文人之地位。其着重提到了天理人欲,认为新生的大明应当遵循天理,覆灭人欲,如此方可使天下井然,人人安于现状、各明其位,恢复三代西周之盛。
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满口之乎者也,果然是博览群书。听的底下一群儒生如痴如醉,啧啧称奇。不少人目露敬佩,惊讶于如此年轻的学子,竟能这般出口必典,须臾成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