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朝廷邸报之中也有言明,然朱肃亲口所说,还是让李文忠、蓝玉二人更加信服。听到老朱仍旧对安南有所想法,两人不约而同的吁了一口气。李文忠道:“我早便说,陛下英明神武,我大明声威煊赫,怎可能值此军心民心尽皆可用之际,就此刀兵入库……偏近日里许多文人皆言朝廷日后终于不用我等武夫当国了,咱们只知带兵打仗,也不知晓那么多弯弯绕绕的道理。今日有小五儿你的准信,这便好了。”
李文忠的担忧,也是诸多戍守国朝边疆大将的担忧。朝廷决定暂时偃旗息鼓,确实有许多自以为探明了皇帝心意的文人儒生们为此弹冠相庆。他们认为,历朝历代皆是得国以武,治国以文。大明武德充沛,尊奉粗鄙武将的时日已经是比历朝历代都要久上许多了。今后收缩武力,以文治国,倒也没什么稀奇。
甚至认为,这般做。才算是走上了煌煌正道。
朱肃听了李文忠此言,冷冷一笑道:“那些酸腐儒生,听他作甚。人分男女,他们偏要将这朝廷泾渭分明的分作了文武。不论文事武事,于国有益的便是好事,凡为官者,心中何必存有文武之念?非要捧着其中一方,打压另一方,才能长治久安吗?就不能文武并重,勠力同心不成?”
“这些擅自揣摩圣意,动摇我大明军心的庸官腐儒,之后自有父皇惩戒,却是不必理他……收回拳头,是为了更好的打出下一拳,而我们的下一拳必定就是安南。保儿哥,我看廉州这些卫所盔明甲亮,想来已皆是可用之军,那么安南的动向,你们可有掌握么?”
“虽练兵日久,但少了实战试炼,倒还称不上是精锐之师……不过安南的动向,我们倒是却有所闻。”李文忠道。“果然如小五儿你与陛下所说,这安南国中,如今已是乱象将显。”
“安南国主陈氏之太上王,崇信胡姓权臣,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胡氏一手遮天,尾大不掉,权柄已经超过了名正言顺的安南王。”
“一待这昏庸的太上王一死,胡氏大权在握,安南朝廷必生动乱……到时便是我大明天兵可以手执大义、名正言顺出兵之时。”
“只是……确实如密旨之中所说,打安南容易,守下安南却难……若是不能彻底收复西南这诸多土司,只怕这安南国打了下来,咱们大明也留之不住。”
李文忠不是李景隆那样没长脑袋的纨绔子,虽然他自谦为粗鄙武夫,但其实,即便是政事,这位老朱和徐达倾力培养起来的大明军方二代的第一人,也是十分有实力的。先前只是没有往那方面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