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满面愁容,作为北洋新军的实际领导者,满清政权中少有的火器专家,曹振彦非常明白他们现在的处境。走,估计是来不及了,兴华军水师突袭长江淮河,已经事实上对中间的清军形成了南北夹击的态势。如果想要绕过淮河,那就要借道河南,这个距离太远了,恐怕清军现在已经无力到达。
而且,既然兴华军水师及时出现,就意味着陆军已经不远了,如果他所料不错的话,恐怕现在兴华军陆军已经在南京渡江了,恐怕,决战的日子不远了。
正如曹振彦所料,就在陈永素炮击临淮关城的时候,兴华军陆军的先锋部队已经来到了南京附近。此次作战,高衡依然是动用了兴华军几乎能动用的全部力量,并且将郭俊良都从云南抽调了出来,然后用二线民团去顶替原来兴华军正规军的防务工作。
实际上,这一仗对兴华军来说也是生死攸关之战,劳师远征,一旦失败,兴华军的有生力量将会遭受巨大损失暂且不谈。后方稳定的大好局面一定会被破坏,虽然兴华军控制区附近的地区现在都很稳定,但统帅部上下都知道,那是建立在兴华军强大实力之上的。如果兴华军遭到重创,云南一些不听话的土司,还有安南当地的一些势力恐怕就不服管教了。到时候保不准出现第二个沙定洲,而兴华军大军云集前线,根本兼顾不了后方,所以这一仗必须打赢。
这也是高衡投入大量主力的原因,要的就是一战定乾坤的效果。此次追击作战,去掉水师。兴华军投入了王奇、宋志、景冲、郭俊良、张超五个步兵军,吴荣一个炮兵军和阿木一个骑兵军,以及陆涛的情报军也参加正面作战,还有孟雄和萧力的土司军与黎皇支援的辎重军也一起进入凤阳,陆军总兵力达到了十个军,十五万人。这十五万人可是兴华军全部的精华力量,统帅部这是把家底都拿出来了。
大军在六月中下旬抵达了南京,郑成功的部队留守后方,郑成功本人带领最精锐的三千郑家军跟随高衡一起行动,这场定鼎天下的战役,他本人一定要参加。不仅仅是为了一雪前耻,更是为了华夏的前途命运。
随即,利用清军架设好的浮桥,兴华军即刻渡江,在六月二十日,前锋兵力就已经到达了滁州。与此同时,清军也开始了新的动作,临淮关城遭到炮击,多尔衮麾下的巴牙喇和葛布什贤超哈损失了数千人马,减员几乎一半,把多尔衮气了个半死。连带外围的汉兵、绿营兵也遭了殃,损失不小,更重要的是,严重打击的清军的军心士气,淮河退路一断,不少汉军的心态可就发生了转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