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不能运行了,而且太过久远的事情很难考证,古运河的路线和范围只是这位老者口述之言,是一代代传下来的。
这边可不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前出土的文字都还能看解读,各地的县志将大事都记录了下来,这边的历史全靠着口口相传。
拿着老者给的地图,朱瞻墡大致看出了现代苏伊士运河的轨迹,很简单找直线距离最短的地方先,然后再看这条连线浮现还有几座湖泊,这样的话只要连通湖泊就会缩减工程所需的工作量。
曼札拉湖、提姆萨赫湖、大苦湖、小苦湖就在连线的附近,连通四个湖泊,就算是完成了大半的运河开凿了,而后若是能找到古运河规矩,重新疏浚,那工程量又减少。
只是这位老者的地图上并没有标明地势高低走向,只能实地勘察了。
朱瞻墡这次待过来的人中也有大明的水利专家,当然大明现在没有专门水利之类的课程,就是在治理喝河道等事情比较有经验的官员或者乡长,作为他的专家团。
此时一个卫兵来禀告:“海王殿下,咱们的人在港口说发现了古运河的踪迹。”
“哦?”朱瞻墡没想到好消息来的这么快。
立马赶了过去,看了才知道为什么好消息来的这么快。
在没有河流的地方,却有一段类似河流入海口的河道,虽然已经淤积了,但是城内的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古运河的遗迹,而且根据他们的口述,奥斯曼帝国的人占领了这里之后也来此处考察过了。
朱瞻墡微微皱眉,如果奥斯曼帝国的人也想要打通运河,那么对方就更加不可能将这条运河航道卖给自己了。
至于对于现在还不开发运河的原因,一是崛起中的奥斯曼帝国,占领这些地方就这两年的事情,或者说在其国家战略中这件事情要往后排,这也很正常。
二是运河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奥斯曼帝国正在征战中,分不出这么多财力物力。
无论哪种原因,只要他们是想要开发运河的,那么战争似乎就不可避免了。
古运河的遗迹仅有几百米很短的一段,而后众人拿出老者那里得来的地图,一路向着北方的湖泊走去,并且一路上都在勘测土质。
似乎因为这一段古运河被淤积堵塞导致荒废的时间不算太久,所以一路上偶尔在一些地方能看到古运河存在的证据。
事实上也是如此,以前的开凿出运河后,很多时代都对古运河进行了疏浚,特别是苏伊士到达最近的湖泊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