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建奴一旦通过与喀喇沁的贸易获得物资补给,势力必然会进一步壮大,辽东防线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不行,必须得严加管束,最不济,也得是归降明朝的部落,才能计口换粮!”
崇祯手持毛笔,饱蘸朱砂,在明黄色的宣纸之上奋笔疾书。
高台堡等互市场所,增派精锐士兵,对过往商旅、货物进行逐车、逐人查验。
胆敢违规,物资运往建奴的商人,无论是大明子民还是蒙古部落之人,严惩不贷。
写完谕旨,朱由检等墨迹晾干,装入密封匣中,加盖玉玺印信。
“此乃紧急谕旨,务必日夜兼程,以最快速度送达袁崇焕手中,不得有误。”
他唤来曹化淳,叮嘱道。
等人走后,朱由检忍不住叹了口气。
重新从奏章山取出一份,展开看了一眼,朱由检眉头拧成了一个 “川” 字。
直接把那份奏章扔在了一边。
不过很快,他又看见了一份极其相似的奏章。
朱由检将两份奏章一对比,果然都差不多。
一份来自白水县县令,一份来自颌阳县令。
通篇都在描述当地所谓的 “祥瑞”,城外一夜间长满了草,又有山中树木一夜之间长成,枝繁叶茂,说什么太平盛景的预示。
地方官员通过题本上报,祥瑞之类的,通政司不会轻易截留。
此乃吉兆。
官员都害怕阻碍了 “上天的旨意” 传达,给自己带来灾祸。
这两份奏章,就到了自己的眼下。
祥瑞这类事情,朱由检平日里也没少见。
可他实在不解,为何在如此时刻,这样的奏折竟还会堂而皇之地被送上来。
平常说说也就罢了,陕西都成这个样子了,还祥瑞祥瑞。
陕西民变烽火未熄,辽东战事吃紧,可眼前这两份却在大谈毫无意义的祥瑞。
陕西的地方官员,怎么都这副德行?
“朕需要的是能解燃眉之急的对策,是民生疾苦,是克敌谋略,而不是这些用来粉饰太平、阿谀奉承的空话啊!”
朱由检满心的疲惫,把那两份奏章扔在了处理完的一边。
每每希望臣子们能与他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结果回应的,都是这种敷衍塞责。
“到底还有多少人在专心办正事?还有多少人能真正为朕分忧,为大明的江山社稷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