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哥斯拉的原子吐息已经不是蓝色的了,而是粉红色!
轰!!!
雪魔巨大的身躯一下子被击中了……对此雪魔并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巨大的体型就意味着它的灵活程度会降低,这是没办法的,而且以雪魔的巨大体型来说,她的动作已经算很敏捷的了。
但这并不代表着她能躲开粉色的原子吐息……这玩意的速度可比音速快多了……相反刀疤王那种可以辗转腾挪的像耍杂技一样躲开原子吐息才是真正的罕见!
“大慢小快”,这几乎是所有生物的特点。
这条规律是从克莱伯定律推导出来的。这是指,动物体重越大,各项生命体征越慢,比如说心跳、动作等就会越慢。如果你养过宠物,可能会有体感。小动物的心跳都特别快,比如小猫每分钟心跳120~180次,我们人一分钟心跳大概是70次,而大象的心跳一分钟只有30次。而且,个头小的动物,比如老鼠、猫、狗,跑起来你抓都抓不住。而河马、大象呢,它们转个身可能就得半分钟。
大物体确实可以快速移动,但它们很难快速加速,因为大型物体往往质量很大,因此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变方向或速度。对于有机生物来说,巨型生物的灵活度也不可能和小型生物相提并论,因为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阻碍,比如散热。德国一些科学家曾对500多种野生动物进行研究,他们将这些动物按照体重进行排序,最终发现,体重越大,行进速度就越快,但当体重达到1000公斤后,行进速度就会趋于平稳,甚至开始下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散热。
“肌肉的能量转化效率很低,每100焦耳能量输送到肌肉,其中70%都会被转化成热量散发出去。”
这一点,在加速度上的体现更为明显。如果加速度太快,短时间消耗的能量、转化的热量也更多,但它们的身体无法及时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进而导致过热;如果加速度比较慢,散热问题是解决了,但加速的时间也更长,总能量消耗会更多,它们的身体往往无法储存这么多能量,所以也就难以达到理论的最大行进速度。
另外一点就是神经传导速度!
其实大部分生物的神经传导速度都大差不差。
在生物界中,各种物种的神经传导速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受到神经纤维的直径和髓鞘化程度的影响。对于具有髓鞘的神经纤维,其传导速度大约是直径的3.7倍。例如,一支直径20微米的有髓鞘神经纤维,其传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