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什么想,你还是想想作文怎么写吧。”
“啊……,头疼。”
……
今天已经是4月14日,陈凡回到家里便收拾行李,准备明天一早出发。
因为后天便是4月16日,他要去江南大学报到,到时候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导师是谁了。
什么?
明天晚上知青们要交作文?
那跟他去大学报到有什么关系?
他只是让知青们明天晚上前交作文,又没说自己什么时候审稿,完全不耽误啊。
此时他倒是满脑子想着,自己的导师到底是哪个?
根据目前江南大学的教授名单,他心里有三位猜测人选。
这种猜测并不是毫无由来,而是综合各种因素之后的结果。
首先他自己并不是素人一个,无论是“知名作家”的身份,还是省作协副处级干部的职位,都决定了能当他老师的,绝不会是普通人。
其次便是他的学识有目共睹,现在的老教授们都是要脸的,能够自认有本事教他的,恐怕也是寥寥无几。
最后便是能让何青生三缄其口的身份,绝对很不一般。
综合起来看,目前江南大学中文系里面,最德高望重、最合适的人选,无疑是“国学三老”(杜撰的)。
这三位都出生于清末,年长的已经近90岁,年纪最轻的也已经过了80,他们虽然不是出自什么豪门家庭,却也是殷实之家,否则可支撑不起他们的学业。
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都是各自拜得名师,哪怕在战乱时期,也始终苦心研读,钻研本国文化,早早地便在国学界成名。
尤其在五十年代,这三位几乎齐肩挑起江南地区文学重担,在全国国学界显赫一时。
如果要做个类比,便是每一位都可以稳稳压倒北大季老一头的那种。
不是季老不行,而是季老研究的主要方向在“梵文、吐火罗文、中亚古代语言、印度文学与印度学、佛教语言”等方面。
虽然他在国学上也有不俗的造诣,却算不得真正的顶尖。
而江南大学的国学三老,无一不是专研于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方向,在国学领域,几乎无出其右者。
就连他们的学术方式也与古代的大儒如出一辙,比如专精一本《礼记》、或者《春秋》,可以为这类经典重新注释的那种。
只是因为学术成就和著作太过专业,本身又没有“名人学生”,才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